社交网络、智能手机、iPad、iPhone这些名词已不再陌生,在不是很长的时间内,就成了很多人不能离开的“必需品”,我相信很多人也和我一样,出门要是忘记手机就会觉得这世界与我绝缘了,半天不刷微博就仿佛会被世界遗忘,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连接,但又无时无刻不感到焦虑和孤独。我们在谈论社交网络等新些科技的时候,往往用“双刃剑”来说他们带给我们的影响,然后,我们说了太多的好处,其危害的一面正在慢慢显露,我们却缺乏免疫之心。
视频: [TED][中英字幕]2012Sherry Turkle: 保持联系却仍旧孤单?
以社交网络为例,我们现在花在网络上的时间,有相当大一部分是花在了社交网络上,其最直接的危害是造成我们身体上的各种伤害:长时间对着电脑,特别是现在很多人还有各种上网工具,什么iphone,ipad一个不能少,导致了身体在每一个本该空闲的时候都在工作,上班坐在电脑前看,公交地铁路上看,躺在床上抱着ipad看,真是无处不在伤害自己。而更为深刻的负面影响造成我们心理上的危害。
在这个TDE talk中,Sherry Turkle举出了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别处”的例子,试想下,我们确实是这样:开会的时候我们发微博,发短信,在吃饭时候餐桌上也在玩手机发短信或者微博,甚至是线下聚会,大家也是各自对着手机刷微博,在我之前的文章社会化媒体是坨屎中写到:“每个人都生活在别处。你看似在家里客厅,有两只猫相陪,可你不在家中,你在网上,你生活在别的地方。iphone, ipad的流行,加剧了这种情况,你在车上,你在外边和朋友聚会,你在家陪父母亲逛街,你其实不在那里,在那里的只是你的肉身而已,你的心神在网络上,在社交网络上,在新浪微博上。”
想象一下,这种场景是不是每天我们都在经历,我们缺少面对面的沟通,缺乏现场直播的沟通,而只是靠发短信,更新状态以及发送短信来和朋友沟通,Sherry Turkle问人们 “为什么不面对面交谈?” 他们回答说:“ 因为面对面交谈 是实时发生的, 你没法控制你要说什么。” 所以这才是最重要的: 发短信, 写邮件,贴照片发状态 所有这些 都能让我们向别人呈现出我们想变成的样子。 我们可以编辑就是说我们可以删除, 可以修改和润色我们的面容,声音 甚至我们的整个形象让它不少也不多 刚刚好。我们在社交网络上表现出来的可能是一个积极健康的形式,可现实中的你呢,也许是一个拖沓懒散的人,现代这些发达的社交网络技术让我们可以把自己伪装起来,自欺欺人。
以下是演讲节选,我推荐给各位好好读读,与各位共勉。
试着离开手机,离开微博,和身边的亲人朋友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交谈吧,试着安安静静的独处一会,和自己内心做一次交谈,让我们充分享受这些新技术带来的成果,而有不被其控制吧。
————————————————————————
我问人们 “为什么不面对面交谈?” 他们回答说:“ 因为面对面交谈 是实时发生的, 你没法控制你要说什么。” 所以这才是最重要的: 发短信, 写邮件,贴照片发状态 所有这些 都能让我们向别人呈现出我们想变成的样子。 我们可以编辑 就是说我们可以删除, 可以修改和润色我们的面容,声音 甚至我们的整个形象 让它不少也不多 刚刚好。
人类的关系非常丰富 也很复杂, 而且需要技巧和精力来处理。 我们现在可以用技术使它变简便。 在我们做这种简化时 一个很可能的问题就是 我们为了简便的联系 放弃了面对面的交流。 我们这是自欺欺人。 长此以往 我们似乎忘记了这一点 或者没有人在乎这一点了。
Stephen Colbert问过这样一个 让我猝不及防的 深刻的问题。 非常深刻。 他说:“ 难道那些微小的简短的 在线交流的片段 加在一起不能等同于 真正的交谈吗?” 我的回答是“不能”。 那些片段不能整合在一起。 以这种小片段的方式交流 可能可以收集到那些精心修饰过的信息,可能表达 “ 我在想你 ”, 甚至表达 “我爱你”, 的确, 想象一下 接到女儿那条短信时我有多么高兴。 但是那些小片段 很难让我们互相了解, 真正地了解和理解对方。 我们在与彼此交谈的同时 也学习着如何 同自己交流。 所以放弃面对面交谈 确实有着很大的影响, 因为这会损害 我们自我反省的能力。 对于孩子们来说 这项能力是成长的一个重要的基石。
我一次又一次地听到: “比起说话我更愿意发短信。” 我所看到的也是 人们如此习惯于自欺欺人, 逃离真实的交谈, 如此习惯于逃向更少更浅的交流, 以至于他们几乎越来越希望 躲开别人。 比如说, 很多人跟我讲过这样的愿望, 有一天,更高版本的Siri, (苹果公司iphone的智能语音助手) 会更像一个好朋友, 一个当别人都无暇顾及你时 还耐心聆听的挚友。 我相信这样的愿望 反映了过去15年间 我了解到的一个痛苦的事实: 那种 “没有人愿意听我倾诉” 的感觉 在我们与科技的关系里 起了重要的作用。 这是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这么喜欢 脸谱页面 或者推特页面。 上面有这么多自动生成的听众呀! 而且那种没人倾听的感觉 使我们更愿意和 看似关心我们的机器待在一起。
我们在开发一种 被称作“社会性机器人” 的产品, 它们是专门设计来 陪伴老人, 孩子, 甚至我们每个人的。 我们已经对给予彼此关怀 毫无信心了吗?(要转而依赖机器人?) 我的有一项在 疗养院进行的研究, 我们把 “社会性机器人” 带到疗养院里 希望它们可以给予老人 被理解的温暖感。 一天,我走进疗养院 看到一位失去孩子的妇女 正在对着 一个小海豹形状的机器人说话。 这个机器人看上去像在看她的眼睛, 看上去像听得懂她说话, 它可以给她安慰, 很多人都觉得这种技术很棒。
但是那位妇女居然在试图让 一个对人类的生活轨迹 毫无感受的机器理解她! 那个机器人只是完成了一场很棒的表演。 我们是如此脆弱, 会把伪装的同情和共鸣 当作真的。 在那位妇女沉溺于 机器人带给她的 伪装的同情的时候, 我在想:“ 那个机器人不可能真正地同情。”它不用面对死亡, 它也根本不懂人生。
看到这位从机器人的陪伴 中寻找安慰的妇女, 我一点都不觉得这技术先进, 我发现那是我这15年的工作里 最复杂,最纠结,最不是滋味的时刻。 但是当我退一步来看, 我感到自己就在 这场完美风暴 冰冷无情的中心。 我们对于技术的期望越来越多 对彼此的期望却越来越少。 我问自己: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相信,原因是技术 最吸引我们的地方 正是我们最脆弱的一方面。 我们都很脆弱—— 我们很孤独 却又害怕亲密的关系。 所以我们研发社交网站和 “社会性机器人” 这样的技术 使我们可以在不需要真正友情的情况下 体验被关心和陪伴的幻觉。 我们借助技术找到和别人保持联系的感觉 并且可以舒服地控制这种联系。 但是其实我们并没有这么舒服, 也没能很好地控制。
如今,我们口袋中的手机 正在改变我们的想法和我们的心灵, 缘于它们带来了三种 让人兴奋的错觉 一,我们可以把精力分配到 任何我们想关注的地方; 二, 总会有人倾听我们;三,我们永远都不用独自一人。 这第三种 “我们永远不用独处” 的错觉 对于改变我们的心理状态是最关键的。 因为当人们独处的时候, 即使只有几秒钟, 他们也会变得焦虑,恐慌,坐立难安, 因而转向那些电子设备。 想想在人们在排队的时候, 等红灯的时候。 独处像是变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所以人们试着用联系别人的方法解决它。 但是这种联系 更像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真正的治疗。 它表达着我们的焦虑, 却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 但是它又不仅仅是一种症状—— 频繁的联系改变着人们 对自己的理解。 它催生了一种的新的生活方式。
对此最好描述是, “我分享,故我在。” 我们用技术来定义自己, ——分享我们的想法和感觉, 甚至在我们刚刚产生这些想法的时候。 所以以前,情况是 我有了一个想法, 我想打电话告诉别人。 现在,事情变成了,我想要有个想法, 所以我需要发短信告诉别人。 这种 “我分享,故我在” 的问题在于 如果我们跟别人断了联系, 我们就感觉不再是自己了。 我们几乎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了。 所以我们怎么办呢? 我们的联系越来越多。 但是与此同时 我们也把自己隔绝起来。
为什么联系会导致隔绝呢? 原因是 没有培养独处的能力—— 一种可以与外界分离, 集中自己的思想的能力。 在独处中,你可以找到自己 这样你才能很好的转向别人, 与他们形成真正的联系。 当我们缺乏独处能力的时候, 我们联系别人仅仅是为了减少焦虑感 或者为了感觉到自己还活着。 这时候, 我们并不真正地欣赏别人, 而这好像是把他们当作 支撑我们脆弱的自我感的 备用零件。 我们简单地认为总和别人保持联系 就能让我们不那么孤单。 但是这是有风险的, 因为事实恰好相反。 如果我们不能够独处, 我们会更加孤单。 而如果我们不能教会我们的孩子独处, 他们只能学会 如何体验孤独。
1996年我在 TED 演讲, 报告我关于 早期虚拟社区的研究时曾说: “那些对于网络世界 最为投入的人 是带着一种自我反省的精神上网的。” 这也是我现在想要呼吁的 我们需要一些反思,更甚者是,展开对话 讨论我们目前对技术的应用 会将我们带向何方, 会让我们失去什么。 我们被技术(带来的错觉)迷住了, 而且我们就像年轻的恋人一样 害怕说太多话会毁掉浪漫的气氛。 但是是时候该交谈了。 数字技术伴随我们长大, 所以我们也认为技术已经很成熟。 实则不然,它还在起步阶段。 我们还有很多的时间 来反思我们应当如何应用它,如何发展它。 我并不是说 我们应该抛弃我们的电子设备, 我只是建议我们应当与电子设备, 与别人,也与自己, 建立更加有自我意识的关系。
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开始改变: 把独处 当做一件好事, 为它留出空间。 向你的孩子们说明独处的价值。 在家里开辟出专门的空间, 例如厨房或者客厅, 用于和家人交谈。 在工作中也可以这样。 我们在工作时总是忙于(浅层的)联系, 以至于没有时间思考, 也没有时间谈论 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 是时候改变了。 最重要的是,我们真的需要聆听彼此, 包括说的那些无聊的细节。 因为正是在我们结巴,迟疑, 找不到合适的词的时候, 我们才向对方展现出真实的自我。
技术正在试图 重新定义人们的联系—— 例如我们怎样关心别人, 和关心自己—— 但是它也给了我们机会来 确认我们的价值观 和发展方向。 对此我很乐观。 我们拥有做这种改变所需的一切。 我们身边有彼此, 而且我们有很大的几率成功, 只要我们意识到我们的脆弱性——我们会轻信 技术能 “将复杂的事情变简单” 的这种脆弱性。
在我的工作中, 我常常听到 “生活很难”, “人际关系充满风险” 云云。 然后技术出现了, 更简单,充满希望, 乐观而充满朝气。 就像天降一位专家,解决所有烦恼。 一个系列广告这样说: 在线使用虚拟形象(avartar) 系统, 你 “最终就可以爱你的朋友, 爱你自己,爱你的生活, 如此简单。” 我们被虚拟的爱情吸引, 被电脑游戏营造的奇幻世界吸引, 也被 “机器人将会变成我们 最好的伴侣” 的想法所吸引。 我们晚上泡在社交网站上, 而不是和现实中的朋友去酒吧玩。
但是我们对于这些 网络替代品的幻想已经使我们失去了很多。 如今,我们需要专注于找到可以让科技 将我们带回 现实生活的方法—— 带回到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圈子, 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政治, 我们自己的星球。 它们需要我们。 让我们来关注和讨论 如何运用数字技术, 那些我们梦想的神奇技术, 来帮助我们回归这样的生活, 充满爱的生活。
谢谢大家。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Simplified by Ying 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