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上,半开放的苹果可能更加明智,它串联了如液晶显示板生产商LG、组装代工商富士康、内存和芯片商三星等大批模块供应商,形成了一张细长的价值网(也许可以称为价值链)。在这个网络内,苹果直接生产iOS系统,向代工商订购统一定制的硬件终端(iPhone,iPad等),确保软硬件高效兼容,将软硬件整体打造成一个模块。依赖统一平台,高标准引入大量的软件供应商,创造了极致的客户体验,尔后,利用庞大的客户群,实现对运营商的控制。整个过程中,苹果一直保持强势,几乎占据了网络利润的70%。
封闭也绝非新竞争法宝
苹果的半开放策略几乎解决了谷歌全开放策略中的所有问题,但苹果的繁荣之下也问题多多,而症结在于其管理层没有想通三个问题,错用了模块化的武器。
苹果第一个没有想通的问题是,自己是否真的无所不能?从产业发展的趋势上看,由卖硬件到卖软件、卖服务、卖体验都是不可逆的潮流。硬产品只是个介质,真正产生高额溢价的是介质里包含的知识。
从邻近的PC行业发展历程来看,硬件“论斤卖”的时代似乎也即将来临。苹果能将iOS系统做到近乎完美,但术业有专攻,它也不可能包办所有。美国科技博客网站BusinessInsider最近就撰文指出了苹果存在的三大软肋:云计算、社交网络和家庭娱乐设备。在这些领域,苹果以自己惯有的自负拒绝其他公司的合作,白白浪费了模块化提供的开放构架。现在的苹果尚能依赖硬产品的口碑雄霸市场,但硬产品能卖到几时?当寻求体验的用户在iPhone等产品上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选择转向安卓等开放产品时,苹果极有可能陷入上世纪迷失的“轮回”。
苹果第二个没有想通的问题是,类似价值链的“细长价值网”是否能够适应高强度竞争?苹果在价值链每个环节选择少数合作者,提高了模块对接效率,但也增加了价值链的风险。最近几年,代工商富士康频频传出员工跳楼、猝死及中毒等负面新闻,对苹果的品牌形象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此外,媒体直指富士康是“血汗工厂”,工人待遇过低,富士康被迫加薪又将成本压力倒逼至苹果,据说后者只能被迫补贴。风险远非如此,作为苹果芯片供应商的三星,最近还因为平板电脑外观抄袭而被苹果起诉。苹果新任CEO库克在接受采访时声称:“三星是我们最有价值的组件供应商,我们预期关系会继续。”虽然这不代表苹果没有议价能力,但至少代表苹果害怕失去三星带来的沉没成本。事实上,模块化的武器方便了引入合作者,增加了价值链各环节的厚度,其重要意义就是在每个生产环节形成“背靠背”的淘汰赛。通过这种机制,“舵手”能在各环节甄选出最出色的供应商,并始终确保有追赶者虎视眈眈,这才能分散风险。
苹果第三个没有想通的问题是,居高不下的价格能否抵御安卓等的进攻?苹果雄霸高端市场,照传统的竞争模式,只要强化产品特色,稳守即可保障地盘不失,因为不同的细分市场存在不同偏好。但安卓的开放化模块策略却是水银泻地,无孔不入。无数的终端厂商提供了无数选择:高端的客户可以选择国外品牌的机皇,低端的客户可以选择本土市场的实惠产品。模块化的架构像积木一样可以拼搭出各种形状。苹果也许还可以淡定地宣称自己注重赢利而非份额,但不容回避的是,现在的手机已经远非移动通讯工具,而是移动网络工具。一旦安卓庞大的用户网络形成,并且平台统一,用户自然可以从这张更大的网络上获得更大效用。而一旦这种网络效应爆发,安卓就有极可能走入Windows在电脑上的统一之路。
安卓是“自组织”,问题多多,但是模式化使其生命力顽强。开放构架存在问题,但都可以解决,而且面对残酷的市场环境,开放构架往往最具柔性,能够甄选出强者,使强强联合,抵御风险。这里面,厂商可能死,而安卓这类平台企业永远不会死,因为它提供的是模式。而iOS是“他组织”,较少犯错,但是灵感,依赖于乔布斯这个天才领袖,比较脆弱。难怪有人要问:乔布斯归隐后,苹果的未来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