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都在谈Google的Chrome浏览器如何与微软IE8和Firefox竞争.我不太认同这些看法.从长远来看,Chrome绝不仅仅是一 款浏览器,而是一个打着'浏览器'旗号的'网络开发平台'.其真正的目的是要打破基于Windows API的微软'经济系统'的生态平衡,从而实现颠覆微软的长期目标.”9月10日,周鸿祎语出惊人地表示,Google刚发布的Chrome浏览器背后很可能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阳谋”.
“虽然此次Google新推的Chrome浏览器特别突出了安全性,越来越多的网民也开始关注上网的安全性,但其实大多数网民并不知道自己用的浏览器是否足够安全.”周鸿祎谈到:“随着'沙箱'、'恶意网址自动屏蔽'、'网页恶意代码智能拦截'等更多网络安全技术在浏览器中的应用,安全性将成为新一轮浏览器大战中一项关键指标.”
浏览器大战烽烟四起 新旧势力齐打安全牌
周鸿祎说这番话的背景,是过去两周来微软、Google两大国际巨头在浏览器上格外令人瞩目的举动.
8月27日,微软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 8.0(IE8)测试版Ⅱ正式亮相微软官网.IE8在用户上网隐私保护和安全性方面具有较大突破,不仅通过提供“隐私浏览”(InPrivate)模式来确保用户上网后电脑上不留下浏览记录、临时网络文件和Cookis等隐私信息,还允许用户拦截试图跟踪记录用户网络行为的第三方软件.微软高管借机抨击 Google的隐私保护技术“落后微软10年”.
话音刚落,9月2日Google就在全球范围首次推出了Chrome浏览器测试版. Google浏览器除采用了开源、酷而简洁的界面外,最大的亮点就体现在安全性方面:采用“沙箱”技术来支持多标签模式的安全浏览,有效解决假死问题;内置“反钓鱼”及反恶意软件功能;与微软IE8一样提供隐私保护功能.
关注浏览器的安全性,微软和Google并不是第一家.事实上,奇虎360早在去年底就开始筹划开发安全浏览器.今年4月30日,奇虎360与凤凰工作室、以色列安全厂商等联合推出了360安全浏览器0.5测试版,首次在浏览器中加入了“网页恶意代码智能拦截”、“恶意网址自动屏蔽”、“沙箱”等安全防护功能与应用,将网络安全浏览器的标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在经过 4个测试版本之后,奇虎360终于对外发布了1.2正式版.
据悉,火狐与Opera将推出的新版浏览器中,安全性也将成为其产品升级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有意思的是,国内杀毒厂商瑞星在Google推出浏览器的第二天,也推出了瑞星安全浏览器的1.0测试版,该版本主要是在火狐浏览器的基础上,新增了两、三项初级的安全功能.从Mozila中国自称未与瑞星合作可知,这应该是瑞星用火狐的开源代码自行加工而成.
对于微软、Google等国际巨头不约而同在浏览器安全性上发力,奇虎360等国内安全厂商推出“安全浏览器”,诸多互联网公司纷纷开打浏览器安全牌,周鸿祎认为这绝非偶然.
据周介绍,奇虎360早在去年底转向反木马与恶意软件开始,就将浏览器端的木马防护列为重要产品方向.周鸿祎表示,浏览器比搜索、邮箱、IM工具等一样,早已成为网民最常用的互联网基础应用.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木马已经取代病毒成为互联网上对网民的头号公害,目前超过90%的盗号木马、病毒等恶意程序都是通过网页传播,而浏览器作为用户上网的入口,肩负着义不容辞的防护责任.
“如果能通过在浏览器设置强大的安防措施,就可以帮助用户有效封堵大部分盗号木马的入侵.”周鸿祎认为,“以往浏览器的安全性问题被很多网民忽视了,大家会想当然地把保护电脑安全的重任交给杀毒软件.但如今木马的肆虐和其有别于病毒的防护方式,已经让很多传统杀毒软件力不从心了.所以,安全浏览器的推出,完全是出于保护用户电脑的需要.”
GoogleChrome不仅是浏览器,更是网络开发平台
“表面上微软IE8和 GoogleChrome都强调了其浏览器的安全性,不过,这两个针锋相对的厂商并不会在安全领域恋战,至少现在还不是.尤其是Chrome浏览器,是继 360安全浏览器之后全球第二家采用'沙箱'技术做浏览器标签的.在获得超强安全的口号下,还隐藏着更为惊人的秘密.”周鸿祎这样评论道.
从表面上来看,IE8的诞生可以说是微软吹响了浏览器保卫战的号角,而Google推出Chrome浏览器,则明显意在与微软抗衡,全力争夺浏览器市场份额,同时也不可避免会影响到火狐浏览器的份额.
浏览器市场份额的数据变化,也说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2006年10月,微软IE浏览器的市场份额为80.4%(此前最高超过96%),而火狐只有 0.69%.但到了今年2月,火狐的市场份额已经升至17.27%,IE则降至72.95%.今年6月,火狐的市场份额增至19.27%.8月,微软在其年报中首次承认,火狐浏览器是微软的“竞争对手”.GoogleChrome浏览器推出后一周内,市场份额也已超过了1%.
但在周鸿祎看来,Google推Chrome浏览器,决不仅仅着眼于浏览器市场本身,更不是为了跟火狐浏览器竞争,而是有着更深远的战略意义.“Google在 Chrome浏览器里做了三件事:第一,重写了Java Script引擎,大大提升了Chrome运行Web化软件应用的性能,使其可以承载更强大的软件化Web应用;第二,革命性地改造了浏览器的界面,每一个标签可以单独拖出来形成独立窗口,使其看起来不再是传统的浏览器,而更像一个本地化的软件应用程序;第三,将每个标签作为独立进程来运行,并采用了'沙箱'技术,任何一个进程的崩溃或假死都不会影响其他进程,大大提高了浏览器的稳定性.”
周鸿祎认为,Chrome的这些设计,可以把很多WEB应用的界面和使用体验变成跟本地软件几乎一样.而这种用户体验的转变,有可能带来一场网络应用的革命.因此,Chrome可以说并不是为一般的网页浏览设计的,也不是给IE那样的普通用户使用的,而是为很多网络应用的开发者提供的.这些人以前开发的网络应用,也可以放在IE里给很多人使用,但它始终是一个网页应用.但如果现在把它放在Chrome平台上,变成跟本地软件一模一样的应用,那么对于很多开发者就更具吸引力.他们开发Web应用软件时,很可能会把Chrome作为底层平台,并向用户大力推荐使用Chrome.随着客户端往WEB化发展,而WEB化又向客户端靠拢,Chrome就会成为两者融合的一个桥梁.
有人说Google要与微软竞争,必须做自己的桌面操作系统,周鸿祎完全不认同这种说法.他说,今天任何一个企业开发一款桌面操作系统,都肯定竞争不过微软.Sun公司曾经试图用Java Script去颠覆微软,但失败了.苹果之所以干不过微软,就是因为他们挤不掉微软这个生态链.对于Google来说,面对微软如此牢固的一个经济系统,在根本无法取代它时,就必须破坏他的生态平衡.而破坏生态平衡最关键的一步,不是推自己的操作系统,而是先让人们不再依赖微软的操作系统.但要从用户端去推动人们不依赖微软的操作系统是很难下手的,因为用户已经用习惯了.所以只能先让开发者不再依赖微软操作系统,改用Google的Chrome来开发越来越多的Web应用.一旦Chrome变成一个底层,谁还需要在Windows本地使用呢?
现在的大部分电脑应用软件,都是基于 Windows API开发的,这是一个由微软建立的产业生态系统, 也是微软多年来得以牢牢控制桌面的根本原因.无论谁想要开发客户端软件,都必须符合微软API的标准,否则就无法顺利到达用户面前.任何企业如果要战胜微软,必须首先破坏微软这一生态系统的平衡,让普通用户不再依赖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前提就是要让开发者不再依赖微软 Windows API标准.
因此,周认为Chrome浏览器最重要的使命,就是破坏微软多年来建立起来的以Windows API为核心的经济系统(Eco System)的生态平台,Google必须首先破坏微软的这一系统的生态平衡,而手段就是利用Chrome吸引更多的Web应用开发者放弃 Windows API标准,转而开发基于Chrome的网络应用,并借助开发者向普通用户大力推荐使用Chrome,从而逐步地使普通用户逐步解除对微软操作系统的依赖,最终实现颠覆微软的长期目标.这也许就是Google推Chrome浏览器的“阳谋”.对此,周鸿祎还将在近日通过博客的形式,予以系统的表述.
至于Chrome和火狐的关系,周鸿祎认为两者不会形成正面竞争,反而将使Google与Mozila在互联网消费者市场和开发者市场形成双剑合璧的开局,对微软形成左右夹击的局面.一方面,Google用Chrome拉拢很多Web应用开发者,让他们把平台建立在Chrome上,间接打击IE浏览器.而另一方面,在消费者层面,Google目前就是Firefox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支撑Firefox的最大支柱,Google将继续通过操纵 Firefox,做出比IE更好的用户体验、更复杂的工程和插件,来和IE争夺普通用户.
(责任编辑: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