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商品化意味着技术为先的时代正在远去,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设计和品位为先的时代。上周,苹果以30亿美元的价格将时尚耳机厂商Beats收入了旗下。这次收购凸显了苹果的关注重点已经出现从消费型电子产品、创意性内容转向了时尚风格领域的端倪。
最为重要的是,这次交易显示了优先级的转化:设计已经高于技术、形式已经高于功能、风格已经高于特性(design over technology, form over function, style over features)。人们购买苹果的产品并非是由于其功能的独特性,而是由于人们认为苹果的产品在实现功能时做的更好、更符合人类直觉。用乔布斯后期的话讲,苹果的产品在实现功能时比竞品做的更漂亮。类似的,Beats成为耳机行业的领军企业也并非是由于其具备了优异的音质。事实远非如此,评论家们经常指责Beats耳机的音色不如人意、采用的物料价格低廉。Beats获得欢迎的原因是它们都很有范儿、很具时尚气息还还嬉皮。对于那些想在大型活动中一展品位的名人来说,Beats耳机几乎成了不会犯错的标配。在这个大型半导体厂商、巨型合同制造商、云软件提供商和全球物流生态系统已经成型的时代里,技术已经很难成为产品差异化的决定因素了。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谁都可以购买的商品,无论是众筹网站上的创业者还是需要解决研发问题的科技巨头都是如此。在技术领域迅疾的商品化已经不可阻挡的发生了。最领先的技术与上一代技术之间的差异在功能实现方面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大多数人对于以下这个事实基本都不关注,甚至都不知道:他手中一年前购买的手机显示精度为720p,而眼下最新的手机机型显示精度已经是一年前的4倍。无论你是否了解这一差异,这并不会有太大的区别。过去,屏幕越大意味着越好。现在,技术方面的功能提升已经越来越无法对产品产生有效的差异化了。
技术和功能是远远不够的
几乎所有领域的技术都已经进入了商品化时代,再想像索尼以前那样通过技术功能的叠加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要想在竞争对手的某项功能上通过技术的单点突破在配合以花里胡哨的功能就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已经无异于天方夜谭。对于科技产品而言,可悲的功能叠加主义(Creeping featuritis)倾向早就已经从资产变成了负债。科技界的一项老生常谈是:90%的用户只会使用10%的功能。
事实上,即便一家公司开发出的一款优秀的用户界面配备了比市面上更优秀的UI图标、更具人性化的功能、数据、模块访问方式,它也将很快的被竞争对手所模仿。想要保护真正有用的软件和设计创新不被他人模仿几乎是不可能的。看看苹果和三星之间旷日持久的专利诉讼战争你就明白了。
这是一个技术过剩的时代。真正困难的问题并不在于实现那些看上去不可能完成的功能。比如如何实现语言之间的转换、如何从你的位置实现精确导航或者如何在路上和家人进行视频通话,这些都已经具备了成熟的技术方案。
实际上,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让普通人(而不仅仅是技术爱好者和工程师)乐意在你的设备上使用那些看上去不可能的功能;如何让普通用户以自身直觉的方式把对功能的使用融入到他每一天的生活中去。不要想着去做一个更好的产品。换个思路,你应该想着如何设计一个更符合人类直觉、更具可用性、更有范儿的产品。
苹果,设计大师;Beats,风格大师
在打磨了设计和可用性之后,对于消费型电子公司而言,下一步不仅应该让消费者拥抱并对自己的产品口口相传,而且还应该把他们对产品的认知从功能解决方案转化为对文化风尚的声明。苹果是设计领域的大师:它的滑动设计方案和用户友好型的特性让用户拥抱了自己的产品。Beats则是引领风尚的大师:它将一款资质平庸的产品转化成了一款凸显个人价值和自我认同的标志。
在近期的一次访谈中,Beats的创始投资人、音乐家will.i.am对于Beats在产品战略和设计上从功能实现转向对文化相关性的强调给出了自己的观点:“走进任何一家消费型电子产品商店,你都能在货架上看到大量大量的产品,而在决定取下某件产品时,你首先考虑的是那些了偏离主流文化的东西。在那些在文化上定位正确的产品和那些被人留在货架的产品之间经常就只有那么一丝丝的差异。那些被顾客留在货架上的产品就是那些没有建立文化连接的产品,他们没有和具备冲动效应的东西建立连接:pop和流行文化。”
面对着一排又一排的产品,无论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耳机还是电视剧,消费者们往往陷入了选择决策的悖论。还记得《生活大爆炸》中谢耳朵在PS 4和Xbox One之间的痛苦纠结与艾米的万般无奈吗?
在一个技术过剩的年代里,小的就是美的,少的就是多的。你的风格、你的范儿才是差异化的关键,面向文化差异进行定位才是这个时代的圣杯。雇佣Burberry的CEO、收购Beats,苹果似乎在通过实际行动表明着他们对于科技公司的定位:让科技产品和用户自我认知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或者,就让他们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