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闭门造车
纸上谈兵,闭门造车
Linus Torvalds 释出了 Linux 6.5 RC1,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 Bcachefs 文件系统未能合并到内核主线。围绕 Bcachefs 的合并引发了激烈的讨论,以至于 Torvalds 说要每个人都冷静下来。写时复制文件系统 Bcachefs 是在 2015 年宣布的,至今有近十年历史,它源自于名叫 bcache 的内核块层缓存,项目开发者希望能提供类似 XFS/EXT4 的性能以及类似 Btrfs 和 ZFS 的特性。Linux 6.5 新特性包括新的 cachestat()系统调用,英特尔 Lunar Lake 音频相关的初步工作,USB4 v2 初步支持,弃用 SLAB 分配器、龙芯 LoongArch 架构支持 SMT 和 SIMD/Vector、AMD RDNA3 GPU 超频支持、改进 Btrfs 性能,等等。
https://lore.kernel.org/lkml/CAHk-=wj8sPDVoWgaceAs1AiwZrHV8mtC3vQNGbeV6-RypJi6aw@mail.gmail.com/T/#u
https://www.phoronix.com/news/Linux-6.5-Bcachefs-Unlikely
这是一份可以用于发送/接收电子邮件并存储邮件的开源邮件服务器列表。
无论你使用何种 电子邮件客户端,使用像 Gmail、Proton Mail 和 Outlook 这样的电子邮件服务非常方便。
为了实现这一切,你利用的是它们的邮件服务器进行电子邮件传输。因此,你的电子邮件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隐私性取决于他人。
但是,如果你希望拥有自己的电子邮件基础设施并控制数据,那么你需要一个开源电子邮件服务器来解决这个问题。
让我解释得更清楚一些,电子邮件服务器可以让你:
当然,这些并不适用于终端用户。中小型企业的系统管理员和自托管者才能用得上这些软件。
考虑到你现在对开源电子邮件服务器的好处有了一定了解,下面是一些你可以找到的最佳选项:
📋 这个列表包括邮件服务器和一些能够构建/创建邮件服务器的解决方案。其中一些可能提供托管服务,而另一些可以进行自托管。
Postal 是一个功能丰富的邮件服务器,可供网站和服务器使用。它专为出站邮件而设计,没有邮箱管理功能。(LCTT 译注:出站邮件指外发邮件,入站邮件指接收邮件供邮件客户端收取。)
它的 文档 对于入门非常有帮助。你可以使用 Docker 在服务器上配置 Postal。
使用 Postal,你可以为多个组织创建邮件服务器/用户,访问出站/入站消息队列,实时的递交信息,并使用内置功能确保电子邮件能够传递。
主要亮点:
🚧 维护和配置你的电子邮件服务器并非易事。只有在全面了解可靠地发送/接收电子邮件所需的一切情况下,才应继续设置邮件服务器。
mailcow 用户界面
mailcow 是一个邮件服务器套件,其中包含帮助你构建 Web 服务器、管理邮箱等工具。
如果你不打算发送交易性电子邮件,mailcow 可以助你一臂之力。你可以将其视为一个团队协作工具。
(LCTT 译注:交易性电子邮件是指促进商业交易或关系的电子邮件,或提供关于正在进行的商业交易的最新信息。常见的例子包括: 订单确认、通知电子邮件等,例如,运输确认和更新,或订单退款。)
与其他邮件服务器一样,它与 Docker 搭配使用,每个容器是一个应用程序,它们之间相互连接。
mailcow 的 Web 用户界面可让你在一个地方完成所有操作。你可以在其 GitHub 页面 或 文档 中了解更多关于该项目的信息。
主要亮点:
Cuttlefish
想要一个简单的交易性邮件服务器吗?Cuttlefish 是一个简单易用的开源邮件服务器。
你可以通过简单的 Web 用户界面查看统计数据,监控出站邮件。
与一些完整的电子邮件服务(如 SendGrid 或 Mailgun)相比,Cuttlefish 在功能方面可能没有那么全面,它目前仍处于测试阶段(beta)。如果你需要超级简单且可靠的解决方案,可以选择它。
在其 GitHub 页面 上了解更多信息。
主要亮点:
Apache James
James 是 “Java Apache Mail Enterprise Server” 的缩写。
顾名思义,James 是一个使用 Java 构建的面向企业的开源邮件服务器。根据需求,你可以将该邮件服务器用作 SMTP 中继或 IMAP 服务器。
与其他邮件服务器相比,James 可能不是最容易配置或安装的。但是,你可以查看其 文档 或 GitHub 页面 来自行评判。
主要亮点:
Haraka 是一个使用 Node.js 构建的现代开源 SMTP 服务器。如果你可以为你的业务/网站构建它,你就不需要寻找其他 SMTP 服务。
这个邮件服务器专为提供最佳性能而设计。Haraka 的一个亮点是,它具有模块化插件系统,允许程序员根据需要更改服务器的行为。
你可以将其视为一款出色的可扩展的出站邮件递交服务器。一些知名的网站如 Craigslist 和 DuckDuckGo Email Protection 就使用了 Haraka。
在其 GitHub 页面 上可以了解更多信息。
主要亮点:
Modoboa 是一个多合一的开源解决方案。
它可以帮助你构建邮件服务器,并为你管理电子邮件帐户。你可以创建日历,无限制添加域名,创建过滤规则和访问 Webmail。如果你希望获得专业帮助来设置和管理系统,Modoboa 还提供付费维护选项。
除了是一个多功能解决方案外,它还提供了一种快速入门的方式来构建你的电子邮件基础架构。
主要亮点:
Postfix 是一种 邮件传输代理(MTA)。它本身可能不是一个独立的服务器,但它可以与其他一些解决方案配合使用来构建电子邮件服务器。
虽然 mailcow 包含了 Postfix(你可以将其配置与类似的解决方案一起使用),但你也可以根据你的使用情况选择单独使用它。在 Ubuntu 服务器中,Postfix 也是默认的邮件传输代理。
Postfix 可以用作外部 SMTP。不要忘记,你还可以设置 Postfix 与 Gmail 配合使用。Postfix 容易配置,并且其文档对于使用它非常有用。
主要亮点:
Maddy 是一个轻量级邮件服务器实现的不错选择。官方描述称它是一款“可组合的一体化邮件服务器”。
与 mailcow 相比较,你会发现 Maddy 提供了一些与 mailcow 相同的功能,也就是说它不仅仅局限于出站邮件等功能。
Maddy 在使用场景上非常受欢迎,它可以用单一实现替代多个选项,如 Postfix。你可以通过 SMTP 和 IMAP 使用 Maddy 进行发送、接收和存储消息。文章撰写时,存储功能仍处于测试阶段(beta)。
主要亮点:
Dovecot 是一个开源的 IMAP 服务器,作为 邮件传递代理(MDA)发挥作用。它可以与 Postfix 一起工作,因为它们执行不同的任务。
与其他解决方案相比,Dovecot 提供了易于管理、可靠的电子邮件发送功能和自我修复能力。
对于大型基础设施,Dovecot 提供了专业支持的高级方案。
主要亮点:
Poste.io 邮件服务器
Poste.io 使用了邮件服务器解决方案,如 Haraku、Dovecot 和其他开源组件。从垃圾邮件过滤工具到防病毒引擎,应有尽有。
如果你想使用其中一些组件设置一个开源邮件服务器,并能够轻松管理和保护系统,Poste.io 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主要亮点:
iRedMail 类似于 mailcow,它帮助你使用各种开源组件构建邮件服务器。你还可以使用创建的邮件服务器管理你的日历。
尽管你可以自行设置,但如果需要,它也提供付费的专业支持。
你将获得一个 Web 面板,在支持的 Linux 发行版上进行托管,并能够创建无限数量的账户。
主要亮点:
Mailu 邮件服务器
Mailu 是一个基于 Docker 的邮件服务器,可以为你提供最好的服务,同时限制了一些功能。
这并不意味着它不好;Mailu 的目标是专注于必要功能,而不添加对大多数人无用的许多功能。即便如此,它仍然通过添加 ARM 支持、Kubernetes 支持和其他一些功能而脱颖而出。
你将获得一个标准的邮件服务器、高级电子邮件功能、Web 管理界面和注重隐私的功能。
主要亮点:
使用开源工具和邮件服务器,你可以掌握你的数据,并为你的业务或网站管理/优化电子邮件通信。
正如我所提到的,这需要很多工作。因此,如果你希望拥有定制化的体验并且有一个可以负责的团队,那么开源自托管的邮件服务器是可行的选择。
💬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选项可供选择,比如 mail in a box,可以帮助你快速部署邮件服务器。
在这里,我们尝试为你挑选最佳选择以供参考。你最喜欢的开源邮件服务器是什么?
(题图:MJ/f85c5c41-a598-4382-8821-73c701fc842b)
via: https://itsfoss.com/open-source-email-servers/
作者:Ankush Das 选题:lkxed 译者:ChatGPT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快科技7月8日消息,在日前举办的华为开发者大会2023(Cloud)上,华为盘古大模型3.0正式发布。
据悉,华为盘古大模型3.0是一个完全面向行业的大模型系列,包括5+N+X三层架构,围绕“行业重塑,技术扎根,开放同飞”三大方向,持续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将重塑千行百业。
会后,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及与ChatGPT对比优势时表示,ChatGPT主要用来聊天,盘古大模型没时间聊天。他表示,如果一个大模型不能解决行业问题,参数再多也没有意义。
早在2021年,华为就发布了盘古系列基础大模型。相比ChatGPT,盘古大模型的优势在哪里?张平安表示,盘古大模型和ChatGPT不在一个轨道。
“如果一个大模型不能解决行业问题,参数再多也没有什么用处,AI最不应该做的就是作诗、作画,这些工作应该人类艺术家来做。”张平安提到。
据不完全统计,在OpenAI发布ChatGPT后,全球已发布数百个大模型,上半年在中国发布了80多个大模型产品。
“这些大模型有的能写诗、有的能作画。”张平安称,盘古大模型“不作诗只做事”,聚焦价值场景,致力于深耕政务、金融、制造、煤矿、铁路、制药、气象等行业。
快科技7月7日消息,华为开发者大会2023(Cloud)今天将在中国东莞正式拉开帷幕。
而在这场大会上,盘古大模型3.0将正式发布。
据此前爆料,在这次会议上,华为盘古大模型将首次明确定位,即“为行业而生”。
盘古基础大模型的全栈创新和行业大模型的“炼成术”也将首次对外公布。
1、华为盘古大模型的起源
提到华为“盘古”AI大模型,还要从余承东开始。
2021年4月初,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接任华为云CEO,随后在当月的“HDC华为开发者大会”上,一口气带来了6个新品,其中就有华为云盘古系列大模型。
余承东发布的6大创新产品及服务,包括:
- 华为云CCE Turbo容器集群
- Cloud IDE智能编程助手
- GaussDB(for openGauss)数据库
- 可信智能计算服务TICS
- 华为云盘古系列大模型(包含全球最大规模的中文NLP大模型及CV大模型等)
- 多样性计算基础软件
余承东希望发布的6大创新技术,能够帮助开发者抓住智能升级的黄金机会,站在华为的肩膀上创造未来。
在发布会上,余承东华为云盘古大模型是一款在AI产业界非常、非常、非常震撼的产品。
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包括4大系列:业界首个千亿级生成与理解中文NLP大模型、业界最大的CV大模型,未来我们将持续推出多模态和科学计算大模型。
华为云盘古NLP大模型在中文语言理解测评中,在总榜、分类榜、阅读理解榜获得三项第一,大幅刷新业界纪录。总排行榜领先第二名1分,这是什么概念?就如同百米赛跑的世界纪录,每次0.01秒的突破,都是在超越极限。
今年5月,台风“玛娃”走向受到广泛关注。中央气象台表示,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在“玛娃”的路径预报中表现优异,提前五天预报出其将在台湾岛东部海域转向路径。
2、沉寂两年终于上线
遗憾的是,虽然在大会结束后,盘古一度成为了从业者与网友讨论的焦点,但长达两年的时间内没有什么消息传出,导致不少人已经逐渐将其忘记。
今年3月底,华为云官方才宣布,在沉寂两年后,盘古系列AI大模型即将正式上线。
目前,盘古大模型中的NLP大模型、CV大模型以及科学计算大模型都已经被标注为即将上线状态。
今年5月,台风“玛娃”走向受到广泛关注。中央气象台表示,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在“玛娃”的路径预报中表现优异,提前五天预报出其将在台湾岛东部海域转向路径。
3、盘古Chat被辟谣
6月初,有媒体报道称,华为公司将发布一款直接对标ChatGPT的多模态千亿级大模型产品,名为“盘古Chat”。
当时报道的盘古Chat发布时间就是7月7日在东莞举办的华为开发者大会2023。
不过这一传闻被辟谣,华为表示华为不会有“盘古Chat”此类命名,也不“对标”业界产品。
不过不用Chat命名不代表不支持。此前,华为昇腾计算业务CTO周斌在采访中回应了是否有信心承载ChatGPT这类规模的应用的问题,他认为华为完全没有问题。
4、盘古大模型秀肌肉
其实,华为的盘古大模型已经在部分领域展示出了强大的能力。
比如天气预报上,现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杂志正刊发表了华为云盘古大模型研发团队研究成果——《三维神经网络用于精准中期预报全球天气》(《Accurate medium-range global weather forecasting with 3D neural networks》)。
这也成为多年来第一篇由中国科技公司作为唯一署名单位发表的《自然》正刊论文。
据介绍,华为云盘古气象大模型是首个精度超过传统数值预报方法的AI模型,速度相比传统数值预报提速10000倍以上。
目前,盘古气象大模型能够提供全球气象秒级预报,其气象预测结果包括位势、湿度、风速、温度、海平面气压等,可以直接应用于多个气象研究细分场景,欧洲中期预报中心和中国中央气象台等都在实测中发现盘古预测的优越性。
今年5月,台风“玛娃”走向受到广泛关注。中央气象台表示,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在“玛娃”的路径预报中表现优异,提前五天预报出其将在台湾岛东部海域转向路径。
在刚刚结束的第19届世界气象大会上,欧洲中期预报中心也指出,华为云盘古气象大模型在精度上有不可否认的能力,纯数据驱动的AI天气预报模型,展现出了可与数值模式媲美的预报实力。
《自然》审稿人对该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华为云盘古气象大模型让人们重新审视气象预报模型的未来,模型的开放将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今年5月,台风“玛娃”走向受到广泛关注。中央气象台表示,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在“玛娃”的路径预报中表现优异,提前五天预报出其将在台湾岛东部海域转向路径。
5、华为参战AI大模型
今天,华为开发者大会2023将在中国东莞正式拉开帷幕,并将在国内30多个城市、海外10多个国家开设分会场。
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称,通用人工智能已成为人类社会最热门的话题,华为下一阶段要全力推进人工智能走深向实,一方面深耕算力,打造算力底座,让算力不再成为人工智能的瓶颈。
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在《致全球开发者》的信中表示,AI技术风起云涌,百家争鸣,“Al for Industries”将成为人工智能新的爆发点。
届时,华为盘古大模型3.0将正式问世,成为华为参与全球AI大模型竞争的一张重磅船票。同时也正如余承东所言:开发者也能站在华为的肩膀上创造未来。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随心
转自 https://news.mydrivers.com/1/921/921263.htm
快科技7月5日讯,Intel处理器产品路线,似乎又发生了微妙变化。
博主金猪升级包爆料Arrow Lake(箭头湖)放弃了Intel 20A工艺,取而代之的是Intel 3或者外部代工厂。
随后,另一位国外大神Xinoassassin1修正称,Arrow Lake并非Intel 3,而是台积电N3B。
还不清楚Intel 20A或者Intel 3遇到了什么问题,还是说Intel宣布转型拥抱外部代工后发现,台积电的3nm更能满足需求。
因为前不久Intel对处理器命名进行了一次大调整,首次引入Core Ultra 5/7/9和Core 3/5/7,外界认为,Arrow Lake将是完整覆盖桌面和移动端的一代,其中桌面叫做第二代酷睿Untra,移动平台则是第二代酷睿3/5/7,登场时间最快是今年底。
下图为Intel之前的路线图:
快科技7月5日消息,今天我国首个开源桌面操作系统“开放麒麟1.0”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拥有了操作系统组件自主选型、操作系统独立构建的能力,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开放麒麟1.0”是通过开放操作系统源代码的方式、由众多开发者共同参与研发的国产开源操作系统。
该系统由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指导推动研发,它的发布将有助于推动面向全场景的国产操作系统迭代更新,为政务、金融、通信、能源、交通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提供基础安全保障。
据介绍,开放麒麟1.0(openKylin 1.0)默认搭载6.1+5.15双内核,完成20+操作系统核心组件自主选型升级,并新增许多新特性,修复超千个bug,进一步提升系统整体稳定性和兼容性。
完成了20+核心组件自主选型构建,体现了openKylin社区已具备构建根社区独立上游的能力,同时也保障了openKylin 1.0操作系统在编译性能、运行兼容性、音视频处理能力、文件读写性能、网络稳定性、图像显示能力及安全性等方面的领先。
目前适配支持X86、ARM、RISC-V三个架构的个人电脑、平板电脑及教育开发板,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个人用户及开发者的使用需求。
1.0版本中还新增了智能语音助手功能,用户可语音下达指令、无须键盘输入,即可触发应用功能,大大提高openKylin操作系统的智能交互能力和操作便捷性。
对于操作系统的新玩家来说,生态无疑是最重要的,开放麒麟1.0的软件商店上架了百余款Win应用、Android应用,涵盖办公、社交、影音、游戏等多种类别,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用户日常应用需求。
官方安装方式如下:
2、已安装openKylin 0.9.5版本的用户可前往系统设置/更新界面完成系统更新。
快科技7月4日消息,华为存储与万里数据库共同发布“存算分离&多主架构联合创新方案”,打造我国首个多主架构数据库方案。
该方案基于存算分离+共享存储架构,充分融合万里数据库计算层+华为参天引擎存储层+华为企业级共享闪存存储硬件的优势能力。
所谓真正的多主架构,是指同一个数据库同一张表的同一行,都可被多节点并发读写。
联合方案通过数据库跨节点缓存池化技术,实现全局表并发读写、事务并发处理能力,做到真正的数据库多读多写。相比于传统的主备数据库和分片数据库,联合方案可以完全激发所有节点算力,消除跨节点操作开销,数据库性能可提升10倍。
同时,联合方案采用存算分离架构,由华为OceanStor闪存存储提供共享数据底座。华为OceanStor闪存存储采用华为自主研发的SmartMatrix全互联架构,可实现业界最高水平的容忍控制器八坏七、硬盘三盘同时失效、硬盘整框失效等能力,数据可靠性从传统服务器本地盘99.99%提升至99.9999%。此外,多主架构下,单节点故障另一节点快速接管业务,RTO<60s。
华为闪存存储领域总裁黄涛表示,当前许多国产数据库采用基于服务器本地盘的存算一体架构,导致可靠性、性能和效率等方面无法满足核心系统要求;应充分吸收国际先进数据库成功经验,通过存算分离架构充分整合我国数据库和专业存储技术优势。
未来,双方还将不断扩大合作平台、完善合作机制,在一体机等方向上深度融合,提供贴合用户多元化需求的创新方案。
Intel 12代酷睿开启了混合架构时代,俗称大小核,两种不同核心的架构完全不同,调度分派复杂度相当高,还导致AVX-512无法继续使用。
AMD也早就确认会引入大小核,但设计理念截然不同,两种核心会基于同样的架构、ISA指令集、IPC性能,仅仅是小核心削减缓存等规格,以缩小面积、提高能效。
事实上,AMD已经悄然用上了“大小核”,这就是5月初发布的锐龙7040U系列低功耗移动版。
锐龙7040U系列、锐龙7040H/HS系列都基于4nm制造工艺、Zen4 CPU架构、RDNA3 GPU架构,我们最初以为前者只是降低频率和功耗的结果,但并不全是。
根据AMD官网公布的详细规格表,8核心的锐龙7 7840U、6核心的锐龙5 7640U确实和锐龙7040H/HS系列并无二致,核心面积均为178平方毫米。
但是,6核心的锐龙5 7540U、4核心的锐龙3 7440U,核心面积却只有137平方毫米,缩小了足足23%。
据称,锐龙5 7540U、锐龙3 7440U的代号是“Phoenix2”,也有的叫“Little Pheonix”,而且其他的锐龙7040系列代号“Pheonix1”。
Pheonix2内部其实有两种核心,一个是完整的Zen4,一个是精简的Zen4c,但不同于数据中心EPYC 9704系列的Zen4c核心精简了三级缓存,这里主要是降低了频率。
其中,锐龙5 7540U包含2个Zen4、4个Zen4c,锐龙3 7440U则是2个Zen4、2个Zen4c,但因为它们都支持多线程技术,AMD也没有明确标注Zen4c小核心的频率,所以整体规格上看不出区别。
目前,AMD官方未证实上述说法,也暂未看到采用锐龙5 7540U、锐龙3 7440U的终端产品,所以仍有待观察。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上方文Q
转自 AMD大小核悄悄出来了!这玩法 比Intel良心太多
可是谁不是这样呢?
我想做的项目和我实际做出来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