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还记得我吗?我就是1999年那个Linux伊甸园啊-----24小时滚动更新开源资讯,全年无休!

龙芯3A6000今天发布:有10几家厂商要采用 性能媲美10代酷睿

Editor, Kai

快科技11月28日消息,龙芯中科将在今天举行新品发布会,而等待多时的3A6000将正式亮相。

按照官方的说法,3A6000发布后,会很快有成品推出市场,而已有十几家整机/ODM企业将发布其整机产品。

根据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赛西实验室测试结果,龙芯3A6000四核处理器在2.5GHz运行频率下,SPEC CPU 2006 base单线程定/浮点分值分别达到43.1/54.6分。

SPEC CPU 2006 base 多线程定/浮点分值分别达到155/140分,双DDR4-3200内存通道Stream实测带宽超过42GB/s,Unixbench实测分值超7400分。

根据测试结果,龙芯3A6000处理器总体性能与Intel 2020年上市的10代酷睿四核处理器相当。

龙芯3A6000今天发布:有10几家厂商要采用 性能媲美10代酷睿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雪花

转自 龙芯3A6000今天发布:有10几家厂商要采用 性能媲美10代酷睿

Wave:即使你讨厌命令行,也会喜欢的现代新 Linux 终端

Editor, Kai

这是 Linux 终端的 VS Code,有可能在年轻一代编程者和 Linux 用户中流行起来。

对于新的终端仿真器的想法,我并不总是怀着兴奋的心情。

这里有 数不清的用于 Linux 的终端软件。从你的 Linux 发行版中自带的默认终端,到古老的经典版——“终结者Terminator”,或更 “现代化” 的基于 Rust 且支持硬件加速的那种,如 Rio

在这儿,可选择的软件绝对不匮乏。对我来说,为什么我需要关注另一个新的终端软件呢?

然而,当我发现这款新的终端时,我觉得,它有着引人瞩目的潜力。

Wave:即使你讨厌命令行,也会喜欢的现代新 Linux 终端

让我来解释下为何我会这么说。对于一名经验丰富的 Linux 用户,终端只不过是执行工作的一种工具。真正的能量来源于命令以及如何运用它们。在这里,终端仿真器吸引人的一点是支持多窗口,这也可以通过熟练使用 CLI 工具,比如 screen 或 tmux 来实现。

然而,对于一部分 Linux 用户,对他们来说,终端就是一个令人畏惧的地方。他们只会在绝对必要时以及再无他法的情况下才会使用它。就好像一个五岁的小孩夜里去洗手间。

然而,对于后者类型的 Linux 用户来说,这个新终端应该会是一个他们觉得舒适的工具。

看完它的特性后,你就会明白原因。

Wave:为那些不习惯使用命令行的人设计的终端

呃… 这似乎就是这些开发者的初衷。

Wave 终端 主要是为了那些需要不时使用终端部署他们的项目或者调试应用的应用开发者们所打造。

现代化的代码编辑器界面

Wave:即使你讨厌命令行,也会喜欢的现代新 Linux 终端

没错,这是一个终端,而不是代码编辑器。其界面设计类似于 VS Code,你可以把终端会话分组到工作区中。如果你的项目需要运行开发服务器、测试服务器和生产服务器,你可以把它们分组到一个工作区。

不用学任何键盘快捷键就能编辑文件

你可以直接编辑本地系统或远程机器上的文件。这里没有学习的难度。像常规的文本编辑器一样直接使用它即可。

Wave:即使你讨厌命令行,也会喜欢的现代新 Linux 终端

可以查看 Markdown,JSON 或图片

你可以渲染 Markdown 的预览,美观地显示 JSON 文件或以表格形式显示 CSV 文件数据。你还可以查看图片。

Wave:即使你讨厌命令行,也会喜欢的现代新 Linux 终端

保持 SSH 连接持久化并保有通用历史

另一个赞赏的功能就是 Wave 可以保持你的 SSH 连接持久化。不用担心因为闲置一个小时而从远程服务器断开连接。即使远程系统重启了,它也会自动为你重新连接。

此外,你还可以得到合并的历史搜索的功能。不记得在哪个终端会话中运行了哪条命令?没关系。Wave 在这方面已经帮你考虑好了。

保存并保持 SSH 连接持久化,把它们分组到工作区,并且在图形界面下编辑文件,这些都是一个开发者成为 Wave 终端粉丝的充足理由。

我使用 Wave 终端的经历

在使用它几个小时后,以下是我体验。

当我首次启动它时,我看到了一个弹出窗口。它默认开启了遥测功能,这是一个典型的 VS Code 式的功能。好吧,我把它禁用了。

Wave:即使你讨厌命令行,也会喜欢的现代新 Linux 终端

下一个问题是服务条款。你必须接受它,但这个界面实际上没有提供阅读条款的途径。然而我可以在 他们的网站 上看到它。它是从 Basecamp 的开源政策 中引用过来的。

我不明白这个条款的必要性,因为这个软件在 Apache 2.0 下是开源许可的。这只会让人困惑。

无论如何,这就是第一次运行时的界面。如你所见,界面就像一个现代化的代码编辑器,它内含一个侧边栏可以让你将终端标签分组到工作区中。你可以为每个标签分配名称、图标和颜色。这在你需要连接到多个远程服务器时大有帮助。

Wave:即使你讨厌命令行,也会喜欢的现代新 Linux 终端

在这方面,你还可以像经典的 Putty 那样保存你的 SSH 连接。

Wave:即使你讨厌命令行,也会喜欢的现代新 Linux 终端

这样的话,你可以预设某个标签在启动时就开始特定的 SSH 连接。

对我来说最大的问题(如果这可以被称为“问题”)是输入字段。这只是底部的一个小输入框。你在这输入命令,它显示输出信息,整个输入命令及其输出都被组成一个框,然后移到上方。

Wave:即使你讨厌命令行,也会喜欢的现代新 Linux 终端

我更习惯于经典的终端输入方式,从上开始输入,然后一行行向下移动(然后滚动)。而在这里,却恰恰相反。

看,这是有意为之的。每条命令及其输出都是一个独立的框,一个独立的元素。你可以复制它、最小化它或从视图中将其存档。

切片面包之后的最好东西

Wave 终端最大的目标就是它让你不会感觉自己在终端里。对于在终端中编辑文件的初学者来说,这就是他们的阿喀琉斯之踵。即使是在终端中使用基础编辑器(比如 Nano),那也要有一段学习曲线。

但是 Wave 不同。它内置了一个编辑器,你可以用 codeedit filename 命令调用,你就能像在图形文本编辑器中那样编辑文件。没错,你可以随意地使用你的鼠标。你还可以从编辑器菜单中选择文件类型。

Wave:即使你讨厌命令行,也会喜欢的现代新 Linux 终端

对于在终端中编辑配置文件感到提心吊胆的人来说,这绝对是个天赐福音。

开发者经常需要处理 Markdown 和 JSON 文件。Wave 终端完全有能力渲染这些文件。

Wave:即使你讨厌命令行,也会喜欢的现代新 Linux 终端

SSH 的连接是永久的。再也不用厌烦地频繁从远程服务器上断开连接了。Wave 完美地处理了它。

你可以从其 文档页面 进一步探索它的特性。

在 Linux 上安装 Wave 终端

你可以直接从他们的网站上下载 zip 文件。

下载 Wave

解压它后,你会发现,它有一个命名为 Wave 的可执行文件,这个文件可以用来启动应用程序。

Wave:即使你讨厌命令行,也会喜欢的现代新 Linux 终端

试试它,如果你喜欢它,那就把整个文件夹移到 /opt 目录,为它创建一个新的桌面文件,这样它在系统菜单中就可以被搜索到了。我目前就不详述了。

现在还没有像 deb/rpm 这样针对某些特定发行版的安装文件。目前也暂时没有 Snap 或 Flatpak 的包。这是一个新应用。给它一些时间。

源代码在 GitHub 上可供参考。如果你喜欢,能够给它打一个星标。

Wave Terminal 的 GitHub 仓库

总结

如你所见所觉,这是一个为应用开发者所创造出来的应用程序 —— 那些在编程上花费更多时间,并且需要通过命令行来部署或调试他们的应用的人。

从设计上就看得出,这款产品是为 macOS 用户量身定做的。从界面到键盘快捷键,每一样都带有 macOS 的气息。

但是没关系。只要 Wave 在 Linux 上可用,那对 Linux 用户来说就不重要了。

我只希望它不会转为闭源且成为将来的付费工具。如果真的那样,那的确很扫兴。


via: https://news.itsfoss.com/wave-terminal/

作者:Abhishek 选题:lujun9972 译者:ChatGPT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转自 分享|Wave:即使你讨厌命令行,也会喜欢的现代新 Linux 终端

发现我同事写的代码里的注释

otto

佛祖保佑,永无Bug

发现我同事写的代码里的注释

文本在下面,直接拷贝

/**
* _ooOoo_
* o8888888o
* 88″ . “88
* (| -_- |)
* O\ = /O
* ____/`—‘\____
* . ‘ \\| |// `.
* / \\||| : |||// \
* / _||||| -:- |||||- \
* | | \\\ – /// | |
* | \_| ”\—/” | |
* \ .-\__ `-` ___/-. /
* ___`. .’ /–.–\ `. . __
* .”” ‘< `.___\_<|>_/___.’ >'””.
* | | : `- \`.;`\ _ /`;.`/ – ` : | |
* \ \ `-. \_ __\ /__ _/ .-` / /
* ======`-.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佛祖保佑 永无BUG
*/

deepin V23最新消息:系统理念、重大更新、正式版时间,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Editor, Kai

在刚刚结束的 DDUC 2023 第十三届深度开发者与用户大会上,deepin(深度)社区的研发负责人对 deepin V23 进行了全面的解读,阐述了 deepin V23 的未来规划细节,同时还透露了你最关心的问题——正式版到底什么时候发布?这篇文章给你答案!

 deepin V23 想解决什么问题?

传统的 Linux 给人们留下这样一种印象:灵活度和自由度高,系统给予了使用者很高的权限,通过命令可以创建文件、生成文件,甚至可以把整个根删除。但这种自由可能会为用户的行为带来很强的不确定性,比如执行某些常见命令都可能导致整个系统被损坏,用户在进行一些操作前,并不能很确定地知晓操作后系统会进入到什么状态,让用户的行为未必可以带来想要的目的,对系统的掌控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

而现代化的 Linux 操作系统,本质上是为了降低用户的操作为系统带来副作用的可能性,在系统灵活度与安全性之间寻找平衡,实现数据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这也正是 deepin V23 要实现的目标。

deepin V23 的设想是将整个系统结构分为两个部分,上层是玲珑应用,底层是不可变系统,实现系统和应用隔离。整个底层系统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安全加固,对系统层的所有改动都将以事务性的方式进行,避免系统陷入不可恢复的中间状态。

deepin V23最新消息:系统理念、重大更新、正式版时间,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上层的玲珑软件是一种新型的独立包管理工具集,致力于治理Linux系统下传统软件包格式复杂、交叉的依赖关系导致的各种兼容性问题,以及过于松散的权限管控导致的安全风险。玲珑的隔离技术可以将应用与系统进行完全解耦,从而解决系统与应用、应用与应用之间因升级引起的兼容性问题,同时减少不同操作系统下分发时的打包次数。在最新版本 deepin V23上,已预装十多款玲珑格式自研应用。目前玲珑商店已上架 500+ 款应用,预计到今年年底可以达到 2000 款,基本覆盖常用软件。

在硬件平台支持方面,PC 系统领域的趋势是多架构发展,deepin 也不会只绑定 x86 架构,deepin V23 正式版希望实现 LoongArch、AArch64、RISC-V 的多架构支持。

DDE—基于Wayland重新架构 

近几年,Wayland 蓬勃发展,大有替代 X11 之势。X11 诞生于 1984 年,其设计符合当时的硬件环境、用户需求。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很多问题,特别是在桌面环境里面,需要 Xorg、窗口管理器、桌面环境组件三者之间进行复杂的交互、协作,导致演进困难。同时 X11 对于新特性的支持较差,Hi-DPI 体验糟糕,并且完全不支持 HDR。

在 deepin V23 中支持 Wayland,是 DDE 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也是今后 deepin 团队的工作重点,以实现 X11 版本的完全替代,提升 DDE 的优质体验,在 Wayland 桌面环境领域达到领先水平。

在此背景下,deepin 团队推出了 Treeland 作为今后 DDE 所有功能开发的核心。Treeland 的底层基于 wlroots,且将其与 Qt Quick 进行了绑定,可同时兼顾两者的优点。wlroots 是 Wayland 生态中发展最迅速的开发库之一,具有功能丰富、演进速度快等优势,将其与 Qt Quick 结合则可以弥补 wlroots 在 GUI 能力方面的欠缺,极大的降低 Wayland 合成器的开发难度,实现 Vulkan、OpenGL ES2、软件渲染等多种渲染方式的无缝切换。

deepin V23最新消息:系统理念、重大更新、正式版时间,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DDE 的新架构,将桌面环境各技术领域的组件进行了统一设计,允许桌面环境开发人员对其进行完全掌控,可轻松实现设备共享、多端无缝协同等高级功能。

deepin V23最新消息:系统理念、重大更新、正式版时间,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应用层面,deepin V23 将建立起一套完备的权限管理/资源管理框架,包括应用程序身份识别(为所有的应用程序分配唯一识别 ID,无法改变、无法伪造、无法篡改)、文件访问权限管理、DBus 接口调用权限管理、摄像头等硬件设备访问权限管理等多种敏感资源的管控。

deepin V23最新消息:系统理念、重大更新、正式版时间,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除此之外,deepin V23 未来还会规划更多新功能:

deepin V23最新消息:系统理念、重大更新、正式版时间,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deepin V23 正式版何时发布?

deepin V23 对系统层、桌面环境层、应用程序层都进行了大量的修改和优化,有很多重量级功能,俗话说“一口吃不成胖子”,所以在即将发布的 deepin V23 Beta3 版本中,将主要实现多架构适配、自研窗口管理、DDE QML 改造、玲珑 UAB 软件包等功能。

deepin V23 Beta3 将是最后一个测试版本,之后便是大家期待的正式版。正式版将对 X11 应用和 Wine 应用进行兼容性打磨,提高 Wayland 桌面环境成熟度,真正做到让用户的所有日常使用都能在 Wayland 环境中完成。

由于不可变系统等现代化 Linux 的设计,将会很大程度上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因此 deepin V23 在一定时间内都会同时提供两个版本,即传统软件包仓库和系统底层不可变将会同时存在,为用户操作习惯的转移预留出足够的时间缓冲。不可变系统版本将在 deepin V23 正式版发布之后的后续版本中推出,尽情期待!

deepin V23 承载了许多理想和期待,做了很多大胆的尝试和创新。不可变系统、玲珑软件包格式,以及自研 Wayland 窗管……这些事情虽然困难,却意义重大,如果不去尝试,deepin(深度)操作系统就无法实现技术突破和自我蜕变。deepin 希望与社区开发者和用户一起,继续做有情怀的产品,努力成为 Linux 桌面操作系统多个技术领域的领头羊!

转自 deepin V23最新消息:系统理念、重大更新、正式版时间,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 深度科技社区

开天辟地第一次!Intel x86 CPU交给台积电代工

Editor, Kai

快科技11月22日消息,网上传出一份Intel下下代处理器Lunar Lake的曝料,包含详细的架构与技术规格、生产与制造工艺。

Meteor Lake开始,Intel采用了分离式模块化结构,将原本完整的单颗芯片分成Compute、GPU、SoC、IO等不同模块,可以采用不同工艺制造并组合,其中既有自己的Intel 4,也有台积电外包代工(具体仍未公布)。

开天辟地第一次!Intel x86 CPU交给台积电代工

明年的Arrow Lake也是如此,会首次加入Intel 20A。

后年的Lunar Lake还是如此,此前路线图上显示会加入Intel 18A,结合外部工艺。

此前9月底的技术创新大会上,Intel甚至已经展示了点亮运行的Lunar Lake笔记本。

开天辟地第一次!Intel x86 CPU交给台积电代工

开天辟地第一次!Intel x86 CPU交给台积电代工

最新流出的信息显示,Lunar Lake MX Compute模块也就是包含CPU核心的部分,居然会交给台积电N3B,也就是第一代3nm。

如果属实,这将是Intel x86高性能核心第一次由第三方代工!

开天辟地第一次!Intel x86 CPU交给台积电代工

Lunar Lake的定位有些特殊,并非多平台通吃,而是单独面向低功耗移动平台专门设计的(所以不知道会不会叫第三代酷睿Ultra),包括8W无风扇设计、17-30W风扇设计。

它还是大小核混合架构,但布局与现在截然不同,最多4个Lion Cove架构的大核心单独一组,有自己的二/三级缓存,最多4个Skymont架构的小核心另外单独一组,有自己的二级缓存,彼此通过North Fabric交叉开关连接在一起,另外还有独立的8MB系统缓存。

NPU 4.0 AI引擎和GPU部分都与大核心放在同一个Die里边,其中GPU部分级为第二代Xe架构,也就是和明年的Battlemage独立显卡同源,只是功耗更低,核心数最多8个,支持实时硬件光追。

它甚至会将LPDDR5X-8533内存整合进来,封装在一起,最多两颗,容量16GB或者32GB,估计比传统分离式设计可节省100-250平方毫米的封装空间,但也是去了扩展性。

此外,扩展连接方面支持四条PCIe 5.0、四台PCIe 4.0、三个雷电4/USB4 40Gbps、两个USB 3.1 10Gbps、Wi-Fi 7、蓝牙5.4。

开天辟地第一次!Intel x86 CPU交给台积电代工

开天辟地第一次!Intel x86 CPU交给台积电代工

开天辟地第一次!Intel x86 CPU交给台积电代工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上方文Q

转自 开天辟地第一次!Intel x86 CPU交给台积电代工

FreeBSD 14.0发布

Editor, Kai

FreeBSD 14.0发布

科林-珀西瓦尔(Colin Percival,新任发行工程组组长)宣布 FreeBSD 14.0 正式发布。它适用于 amd64、aarch64、i386、powerpc、powerpc64、powerpc64le、powerpcspe、armv7 和 riscv64 硬件架构。”FreeBSD 发布工程团队很高兴地宣布 FreeBSD 14.0-RELEASE 正式发布。这是稳定/14 分支的第一个版本。部分亮点OpenSSH 升级到了 9.5p1 版本;OpenSSL 升级到了 3.0.12 版本,这是对 FreeBSD 14.0-RELEASE 中的 OpenSSL 1.1.1t 的重大升级;bhyve 虚拟机管理程序现在支持 TPM 和 GPU 直通;FreeBSD 在 amd64 和 arm64 平台上支持多达 1024 个内核;ZFS 升级到了 OpenZFS 2.0.2 版,性能有了显著提高;FreeBSD 14.0-RELEASE 支持多达 1024 个内核。2 版,性能有了显著提升;现在可以在使用日志软更新运行的 UFS 文件系统上执行后台文件系统检查;实验性 ZFS 映像现在可用于 AWS 和 Azure;TCP 的默认拥塞控制机制现在是 CUBIC。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参阅发布公告发布说明

Download (pkglist): FreeBSD-14.0-RELEASE-amd64-disc1.iso (1,087MB, SHA512), FreeBSD-14.0-RELEASE-i386-disc1.iso (886MB, SHA512), FreeBSD-14.0-RELEASE-arm64-aarch64-disc1.iso (935MB, SHA512).

转自 BSD Release: FreeBSD 14.0 (DistroWatch.com News)

俄罗斯转向中国!自主操作系统首次支持龙芯CPU

Editor, Kai

快科技11月20日消息,俄罗斯公司Basalt SPO自主开发的操作系统Alt,现在已经正式加入对中国自主龙芯CPU处理器的支持。

这也是第一款能跑在龙芯上的俄罗斯操作系统,包括龙芯3A5000、龙芯3A6000等。

就在最近,龙芯处理器低调放开了出口限制,可以进入俄罗斯市场,无论个人用户还是组织企业都可以自由购买、使用。

Basalt SPO的开发团队非常高效,只花了9个月时间,就让Alt系统完全支持了龙芯处理器的LoongArch龙架构,非常高效。

同时,龙芯团队也为Basalt SPO提供了丰富的技术文档等支持资源,还提供了龙芯服务器供测试。

Basalt SPO Alt系统也是基于Linux开发的,预装了GIMP、Firefox、LibreOffice等不受限制的基础软件,可用于台式机、笔记本、工作站、服务器等,未来还会有商业版。

支持龙芯的Alt系统现在已经有了试验分支,还不稳定,而正式版本将在明年第一季度发布。

俄罗斯转向中国!自主操作系统首次支持龙芯CPU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上方文Q

转自 俄罗斯转向中国!自主操作系统首次支持龙芯CPU

Blender 4.0 版本发布,引领了渲染升级的新趋势

Editor, Kai

Blender 4.0 的发布使其成为图形设计从业者和艺术家们极度期待的工具。

Blender 是一款极受欢迎的开源 3D 计算机图形软件套件,它广泛应用于动画电影制作、动态图形、视觉特效等多个领域。

最近,Blender 基金会公布了Blender 4.0 的发布,这一版本“为渲染、创建工具以及更多内容打开了新的可能性,让你的创造自由提升到新的水平。”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索一下此版本带来的新视野。

Blender 4.0:有哪些新特性?

Blender 4.0 版本发布,引领了渲染升级的新趋势

作为一个重要的版本更新,Blender 4.0 提供了丰富的新功能。然而,我们只针对一些核心的亮点进行介绍:

  • 用户界面改进
  • 光线与阴影链接
  • 改良的 Principled BSDF
  • 更优化的人物绑定

在我们详述一些细节之际,下面是一则官方视频,总结了主要的变更事项:

用户界面改进

Blender 4.0 版本发布,引领了渲染升级的新趋势

在 Blender 中,最重要且直接面向用户的部分无疑就是它的界面。界面的字体已经改变为 Inter此举旨在改进应用内的文字可读性,使它不受显示器大小影响。

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在常规下拉菜单或者右键菜单上按空格键,使用新增的搜索功能。同时,一份调整过的启动画面,使得用户在旧版 Blender 中迁移保存的设置变得更为简单。

Blender 4.0 版本发布,引领了渲染升级的新趋势

我们在文件菜单中添加了一项新的 “增量保存Save Incremental”选项。这个选项可以保存当前的 .blender 文件,并给文件名添加一个递增的数字。

光线与阴影链接

Blender 4.0 版本发布,引领了渲染升级的新趋势

它被开发团队称为最受期待的功能,Blender 4.0 新增了光线与阴影链接功能。这些功能使设计师可以设置灯光以影响场景中特定的物体,甚至可控制哪些物体可以挡住光源,充当阴影的遮挡体。

关于这些功能的更多详情,可以参考 官方文档

改良的 Principled BSDF

Blender 4.0 版本发布,引领了渲染升级的新趋势

Blender 的 Principled BSDF 系统在本次更新中进行了大规模的改良,现在此系统提供了支持更广泛的材料类型,并且工作更加高效

改良亮点包括:

  • 涂层Coat,这个特性可以模拟例如手机显示屏后的玻璃表面等效果,它被放置在所有的基层之上。
  • 光泽感Sheen,现在它使用新的微纤维渲染模型,成为排列在发射和涂层之上的最高层,从而控制表面反光。
  • 实现了多散射 GGX 策略,以在 Cycles 渲染器中提高渲染效率,使得渲染过程中消耗的电力更少
  • 金属表面的边缘着色,这项新特性提供了一种装饰金属表面的艺术友好方式。它可以渲染基于 F82 着色模型的复杂折射系数。

以下的插图更好地展示了 Principled BSDF 的改善状况:

Blender 4.0 版本发布,引领了渲染升级的新趋势

绑定优化

Blender 4.0 版本发布,引领了渲染升级的新趋势

Blender 4.0 的特性之一就是为 Armature 骨骼添加了 骨骼集合Bone Collections。此设定继承了现有对象物体的实现方式。

替代了传统的编号层和骨骼组特性,以吸取组合选择操作符来按骨骼颜色/集合来选择分组,设定 Armature 骨骼的颜色等等。

同时,姿势库也得到了更新,新引入的资产架使得姿势资产在 3D 视口中可见。

️ 更多改进和优化

一些其他值得注意的变化还包括:

  • 停止支持英特尔 HD4000 系列的 GPU
  • 实施了新的 blendfile 兼容性政策
  • 吸附功能得到改善,变得更快,定位更精准。
  • 对于 Linux 和 Windows 用户,现在 OpenGL 的最小版本要求 是 4.3。
  • Filmic 已被 AgX 视图转换所替代,以更好地处理过度曝光区域的颜色。

你还可以参考 官方发布说明 来获取更多的更新详情。

下载 Blender 4.0

你可以从 官方网站 下载 Blender 的最新 tar 包,支持 Linux、 Windows, 和 macOS等平台。

当然如果你有特殊需求,你也可以在 Snap 商店 或是 Steam 中下载。

Blender

准备好使用 Blender 4.0 开启你的创造之旅了吗?还是你有其他的首选项?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


via: https://news.itsfoss.com/blender-4-0-release/

作者:Sourav Rudra 选题:lujun9972 译者:ChatGPT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转自 新闻|Blender 4.0 版本发布,引领了渲染升级的新趋势 (linux.cn)

我国自主电视系统TVOS 5.0正式发布:华为、创维力推

Editor, Kai

快科技11月16日消息,我国自主的智能电视操作系统TVOS 5.0在北京正式发布,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网信办等单位的领导出席。

TVOS是在网信办、科技部、工信部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国家广电总局的领导下,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以产学研用联合创新的方式,牵头组织行业120余家单位,共同研发的智能电视操作系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管可控、安全高效、开源兼容。

我国自主电视系统TVOS 5.0正式发布:华为、创维力推

TVOS 2012年发布1.0版本,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在有线电视、卫星直播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机顶盒上安装应用,总量已超过3800万台。

TVOS 5.0进一步带来了系统更安全、生态更开放、功能更专业的技术平台、业务平台、服务平台。

另外,广电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中国广电、华为上海海思、创维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围绕TVOS 5.0电视机机顶盒一体化关键技术,开展研究、试验、应用等工作,进一步提升数字电视终端国产化、标准化、智能化水平。

我国自主电视系统TVOS 5.0正式发布:华为、创维力推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上方文Q

转自 我国自主电视系统TVOS 5.0正式发布:华为、创维力推

Linux 6.7全面改进x86 CPU微码加载方式

Editor, Kai

Linux 6.7全面改进x86 CPU微码加载方式

最近,社区在清理 Linux 上的 Intel/AMD x86 CPU 微代码加载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些工作现已合并到 Linux 6.7 中。由于在启动时加载 CPU 微代码对于减少不断出现的新 CPU 安全漏洞以及有时解决功能问题非常重要,Thomas Gleixner 最近开始清理 x86 CPU 微代码加载功能,并在此过程中进行了各种改进。

Linux 6.7 中对 x86 微代码加载的一些改进包括:在启用分页之前不在 32 位上加载微代码,以避免各种问题;重新修改 CPU 微代码的后期加载;后期加载的微代码现在对 CPU 热插拔操作更友好;以及确定后期微代码加载何时被认为是安全的最小微代码版本概念。

x86 处理器/微代码的亮点总结如下:

– 重组所需的代码,并在 32 位上添加临时 initrd 映射,以便加载器可以访问微码 Blob。这本身就是为下一个重大改进做准备:

– 在启用分页之前,不要在 32 位加载微代码。在过去,处理这个问题会带来无尽的麻烦、问题、难看的代码和不必要的破解。而且从一开始就没有任何合理的理由这样做。因此,将 32 位加载改为在启用分页后进行,并再次将加载器代码变得”真正纯净”。

– 在英特尔系统中放弃混合微码步进加载–在整个系统中加载一个补丁就足够了

– 重新设计后期加载,跟踪哪些 CPU 已成功更新微代码,哪些尚未更新,并采取相应行动

– 将英特尔上的后期微代码加载移至 NMI 上下文,以确保所有线程上的并发加载

– 使后期加载对 CPU 热插拔安全,并为更新目的唤醒脱机线程

– 增加对最小修订版的支持,以确定后期微代码加载在机器上是否安全,并且微代码不会更改机器无法使用的软件可见功能,因为功能检测已经发生。粗略地说,最小版本号是系统当前必须加载的最小版本号,以便允许后期更新。

– 其他一些很好的清理、修复等。

这些改进已合并到 Linux 6.7 中:

https://lore.kernel.org/lkml/20231103110600.GAZUTUGFjhoLm1KZzE@fat_crate.local/

转自 Linux 6.7全面改进x86 CPU微码加载方式 (ms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