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汽车行业全球“大缺芯”,也印发业内持续关注。而丰田、本田、福特、奥迪等全球车企,甚至已达到了因缺芯减产、停产的地步。
据媒体报道,近日,网络盛传”欧美全面停供中国汽车芯片”的消息,据称欧美政府正在起草一份方案报告,美国和欧洲的半导体制造商,全部停止向中国汽车厂家提供芯片。在消耗完现有的存量后,中国汽车将进入大面积停产状态。
报告称,迫于现实的压力,这些欧美车载半导体主要供应商选择了与美国站在一起。虽然中国在车载半导体的IC设计、封装测试、晶圆制造、设备制造、原材料等各个领域都有所突破,但在一定时间内,还必须依赖这些巨头。
跨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的合资公司被迫进行调整,特别是以德国为主的欧洲汽车制造商,不得不做出两种方案。
一种方案是彻底退出全球的最大汽车市场;一种方案是把中国的业务和全球的业务进行分拆,使中国业务更加独立于全球业务,采取双系统的做法。
中国汽车制造商已经尝到了关键零部件中断的滋味。半导体短缺,会立刻造成中国某地生产工厂停产。要恢复到正常水平,通常需要9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
事实上,完全断供中国汽车芯片的局面,可能不太会容易出现,对于多家合资品牌车企来说,中国是其全球最大的单一消费市场,中国市场停产,对于其集团整体影响颇大。
此前,汽车缺芯情况初现时,大众中国回应称,虽然芯片供应的确受影响,但问题并不严重,而且正在寻求解决办法。
不过,中国自主品牌98%以上的车载半导体来自于欧美供应商,在货源受限的情况下,将进入无限期停产状态。
半导体总成的前十大供应商:恩智浦、瑞萨电子、英飞凌、意法半导体、博世、德州仪器、安森美、罗姆半导体、东芝、亚德诺,掌控了全球车载半导体市场的80%以上的市场份额。
而今,随着全球汽车芯片短缺,对于国产汽车芯片来说,同样是次机会。因为受到芯片短缺的影响,国内车企会把目光转移到国产汽车芯片上来。而今后,汽车芯片国产化,能够迎来怎样的发展,值得行业人士密切关注与思考。
– THE END –
转自 https://news.mydrivers.com/1/735/7359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