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伟达开发者大会(GTC)上,我和英伟达的创始人及 CEO 黄仁勋 (Jensen Huang)聊了聊。
对于我而言,他是一个充满了张力和让人好奇的人。暂且不提他的华人身份,也不提他曾经的炸掉北软和 EA 的言论,仅仅是在人工智能领域最近几年的风云际会,已让他和他的公司添加了很多戏剧性。
一点简单的背景就是,之前谁也没想到 GPU 可以在人工智能领域起到关键作用,而英伟达恰恰是最好的 GPU 厂商。因此,这家本来在芯片市场上份额不大的公司,突然就成为了对人工智能行业举足轻重的角色,可以说,几乎所有涉足人工智能的厂商都在用它家的芯片。
这种戏剧性到现在依然在发酵:你能看到它的股票从去年5月的50美元左右,涨到了今年的138美元;而芯片巨头英特尔最大的几笔并购,都是为了能让自己在和英伟达的 AI 竞赛中得到更多筹码;而 Google 上周发布的新产品 Cloud TPUs,大家也首先拿来和英伟达的产品来比一比。
我很好奇黄仁勋如何看待这种运气,以及接下来对未来的竞争;我也很好奇他对于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看法。对于运气这码事,他出人意料的坦诚;而对于人工智能,他似乎尤其在意“人工智能的民主化”。
鉴于他是如此成功的创业者,并且已在硅谷经历了那么多年的风云,因此我也向他讨了一些人生忠告。
希望大家能从这次音频访谈中有所得。访谈全文也全都转录成为了文字,附在下面。
Enjoy!
现在有一些关于 AI 的探讨, 例如 Elon Musk 说,AI 对整个人类文明都是一种威胁,但可能吴恩达教授或 Yann LeCun 教授并不同意,所以您的观点是什么?
我想他们都是对的。
原因是,我相信 AI 是这个世界上我们所知的最强大的一种科技。它当然是运行在计算机上的,但是要比计算机此前做过的任何事都要强大得多。只要是强大的科技,就需要用一种智慧和慎重的方式来让它演进和对它进行使用。对化学品需要用一种慎重的方式来使用,因为化学品可以制作成化学武器;我们也需要用一种慎重的方式来使用核燃料,因为它同时也是核炸弹的原料;我们也需要很审慎地去使用互联网,因为恐怖分子会用互联网工具去彼此通讯。
所以,所有技术都需要用有智慧的并且慎重的方式去对待,而这种方式是通过公开讨论获得的,是需要思维开明的人来进行公开的探讨:讨论其中的危险,技术本身的力量,以及可能带来的福利。
所以我觉得谈论这些是很好的,进行对话是很好的解药。
第二个原因是,任何强大的力量,必须能让每个人都获得,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让 AI 民主化,让每个公司、每个国家、每个学生、每个研究者都能触及这种不可思议的力量。
说到短期内,接下来的十多年,AI 并不会一夜之间成为一种超能力,甚至在更长时间内都如此。AI 会是特定领域特定功能以特定的方式去演化。比方说会有会开车的 AI 出现,但它不知如何去洗盘子;会有 AI 知道如何改进我们的洗碗机,但是不知如何给我们的地板吸尘;会有 AI 能为地板吸尘但不知如何帮我们阅读邮件。这样的分门别类,让这个世界上会有很多术业有专攻的 AI,而所有这些术业有专攻的 AI 会让我们变得效率更高。所以在接下来的数十年,我相信 AI 会给我们带来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效率提升革命。而我们现在能做的所有的事都会被自动化。
AI 其实是对自动化的自动化。上一次工业革命是对机械力量的自动化;而在之前的工业革命是将种植粮食的农业自动化;而这一次是将自动化给自动化。这会带来很多超乎想象的好处。
所以我觉得双方都是很正确的。但我们需要有一种健康的,观点彼此冲突,越冲突越好的对话,这样我们就能发现未来的变数在哪里,问题在哪里。另外一方面,我也觉得我们应该尽快地使用它,因为它可以增加我们的效率,帮助人们改善生活。
所以在接下来半年到一年中,您希望看到人工智能领域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希望看到两件事情。
一个是,我想要看到研究人员能接着往前推动科技前沿。我们已从卷积深度神经网络发展到了时间递归神经网络,有 TensorFlow 版本的递归神经网络 LSTM,或者另外一种版本 Gated Recurrent Unit,我们现在也有增强策略网路(reinforcement learning),这个后来发展出了有突破性的 AlphaGo;这个领域还有各种各样关于语音识别的突破,例如百度的 Deep Speech,已经到达了超越人的水平;在神经网络上还有其它的一些突破,例如生成对抗性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在这个领域正有一些非常有趣的突破,例如风格迁移和图片增强。谁知道接下来还会发生一些什么呢。
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会看到,当迁移学习(transfer learning)得以应用时,我们可以预训练(pre-train)网络,并将之运用到两个或更多的应用上;我们也会看到模仿网络(imitaion networks);我们还会看到各种突破融合在一起。
所以我想说的第一点就是,我觉得研究人员会推动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持续地向各种可能性推进。
我想看到的第二点是,关于我们的产品 Volta 可能会产生的影响。我们为 Volta 制造的新性能,能够允许我们将过去数年间开发的网络拿出来,并将之投入生产。
今天这些高度规模化的数据中心对 AI 的使用依然非常少。我们知道从搜索,到图片识别,到语音识别,再到自然语言翻译,所有关于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我们都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所以第二点我要说的是,任何一个高度大规模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都会将人工智能运用到他们的数据中心去。出于这一点,我们这次也介绍了另外一个 Volta 的新功能,就是 Volta 在“inferencing”(推理)上的表现,和我们过去的产品相比,增加了 50 倍。Volta 的 inferencing 能力跟帕斯卡(Pascal)相比,是 30 到 50 倍那么多。这是一个超级大的提升,这对于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好处就是,它能用非常节省成本的方式将 AI 的能力应用到整个数据中心;否则,如果没有这样的加速器,一个 Volta 他们得需要用 400 到 500 个 CPU 来替代。所以这在成本节约方面也是我想要看到的。
你们是用什么样的研发方式,来确保自己能够为未来做好准备的呢?
英伟达在创新和发明上,有着很深的历史和很深的文化,这是我们的一部分特质。我们喜欢尝试新东西,我们喜欢去做那些之前没有做过的那些事情,我们也喜欢那些特别难做的事情。只要这些事情是有突破性的,是在拓荒,能够对这个社会产生作用,这就是我们想要去尝试的事。所以,我们会去探索各种不同的领域,从虚拟现实,到人工智能,再到机器人,无人车,我们一直在这些领域的前沿做出推动。
在收购上是否有什么计划?
我们一直在看是否有收购的机会。我们有一整个生态系统,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合作伙伴,他们都建立在我们的 CUDA 计算架构上。在 CUDA 平台上,全世界有着 50 万个开发者,而且 CUDA 已经被下载了上百万次。这些开发者可能是在为已存在的公司进行软件开发,例如很多中国的了不起的公司,像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科大讯飞等等;还有一些是在创建的新公司,例如中国的图森科技。
在今年英伟达的开发者大会( GTC) 上,有 1300 个使用英伟达平台的创业公司,80家人工智能公司,50 家虚拟现实公司,20 家无人驾驶公司。
所以我们是创造了一个平台,大公司小公司都在用。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合理,我们就可以对这些公司进行投资。我们肯定会和他们合作,理由充分的话,我们也会进行收购。
但对于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让这个世界变得更丰富多彩。因此我们更愿意去建立平台,让别的公司可以受益和成长。
在 AI 领域英伟达处在一个非常有利的位置,但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我们现在在AI领域的地位的确还不错。当然我们建立的计算平台也的确对 AI 社区非常有帮助。我们会非常努力地工作,让技术变得更好,这样 AI 社区可以依赖我们去做更好的研究和开发。
我们同样也得接着鞭策我们自己,让我们的平台更加先进,并能运用到最前沿的 AI 终端设备上。所以我们也宣布了AI 终端人工智能计算设备 Jetson,可以用在无人机、机器人、建筑物,厂房,商店等等。我们甚至开源了一些我们研发的关于 AI 处理的技术。
我们非常努力的工作,来让 AI 能更多地被接受使用。我觉得对于我们所有人而言,最大的挑战是在近期内,让 AI 发展得足够繁盛,并能够整合到世界各地的产品中去。我们得确保,能去教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和程序员如何去使用 AI。所以我们开始了一个项目,叫做深度学习学院(Deep Learning Institute)。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去教别的程序员如何去使用 AI,如何使用深度学习,如何发展网络。
所以我们一方面非常努力地工作,去拓展我们的计算平台,并放到世界各地去;同时也教开发者工程师们使用 AI,将我们的技术授权,这样 AI 就能运用到我们所触及不到的地方。这两方面放在一起,就可以让 AI 成长得非常好,而且非常有用。
对于整个 AI 产业,现在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对于整个产业而言,现在最大的挑战是知识,即如何理解这个技术。
深度学习还是非常新的,在这个世界上卓越的能为深度学习作出贡献的工程师不超过1万吧。我们知道现在世界上有几百万的软件工程师,未来某一天可能会有几百万的人工智能工程师,这就是未来。所以我们现在要成长,要继续投资和扩大关于深度学习方面的知识,我们需要持续拓展深度学习的能力,这就是整个行业正在面临的挑战。
您也支持了李飞飞教授的 AI4ALL 项目,可以讲讲这背后的故事吗?
我们公司的一个员工在帮助飞飞的实验室,在斯坦福暑期学校赞助和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这个暑期学校是为那些愿意学习 AI 的女孩举办的。坦白说,最后的效果超出我的想象,首先这些女孩子非常非常的聪明,她们已经很有经验了,智商也很高,甚至超出了她们的年龄,这对我而言都让我印象深刻。第二,这帮助我意识到了人工智能应该让每个人都从这种技术中受益。
所以当飞飞和我聊 AI4ALL 这个想法,以及聊她如何喜欢给予年轻人指导,让年轻人们意识到 AI 的能力和潜力,以及如何将 AI 使用在不同领域,例如医学、药物、农业或艺术,或运用到整个国家的时候,我感到非常的兴奋。我很激动能成为第一个支持 AI 4 ALL 的人,当然之后也会有更多的资助者,因为这是一个很伟大的事业,而我会为之摇旗呐喊。
聊一下中国吧,对于中国的公司而言,他们的劣势和优势是什么?
中国的优势在于,中国是一个封闭的互联网世界。中国的劣势,和优势是同一个答案,那就是一个封闭的互联网世界。
原因在于,一方面,你在互联网上看到的所有机会,在中国也都有存在,所以对于中国公司而言,需要中国自己的搜索引擎公司、在线视频公司、社交网络公司,各种各样中国自己的公司。所以对中国的公司而言,他们有机会建立一个互联网,这个互联网和世界其它地方类似,但也和世界其它地方不同,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机会,这是优势。
另外一方面,如果一个社会能有能力去开放,去从每个人身上学习,每个人也都能彼此学习,这种能力是很强有力的。
所以只要中国公司,一方面能够在中国得天独厚的条件下成长繁荣,另外以方面也能够向西方学习,和西方分享,只要这一切发生,那对我们每个人都会是双赢的。
我认为今天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和 IT 公司都是很成熟的,也和世界上别的地方的公司一样先进。而且坦白的说,这些中国的互联网服务商和应用程序,可能要更加先进。中国人使用数字支付的要比在美国多;中国人用聊天软件保持联系、工作、支付、都比西方世界的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先进。我觉得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所以我想 AI 在中国发展会非常的快,因为所有 IT 公司大多数都是互联网公司,而互联网公司在商业和策略上都有极大地兴趣来尽可能快地部署 AI。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和 IT 公司已经在部署和发展 AI 了,我非常高兴看到这一点。
中国 AI 发展会超过硅谷吗? 李开复最近接受采访时说,因为中国有更多的数据,更多的人才,中国政府也比美国政府更支持 AI 的使用,所以有可能会超越硅谷。您怎么认为?
在某种程度上我不觉得这个很重要。
因为,AI 是用一种开放的方式在发展。你看,中国的公司在阅读大量的美国论文,现在在美国,我们也需要去学一点中文,这样我们就可以阅读中文论文了。
但我们需要彼此学习,这样人工智能就能对整个社会都带来益处。我们应该提高这种能力,开放开放再开放,这样才能将这种技术民主化,让每个人都受益。
这本质上不是国家间的一种竞赛。公司之间的竞赛这是没问题的,但是不要成为国家本身的竞赛。我觉得为了人工智能能够发挥出其最好的作用,应该在一种开放的状态下成长。
现在热门的一个话题是无人车。您觉得我们现在是在什么阶段?以及您觉得实现它,例如实现第四阶段还有多远?
无人车辆,或者无人驾驶,会影响到一切会动的东西,不管是卡车、火车、飞机、轮船、运输车、货车、班车、小汽车、出租车……未来的一切,都会有一些自动驾驶的功能。
而自动驾驶的功能程度是不同的,从辅助我们的驾驶,帮助我们飞行或开车,到完全在无需我们干预的情况下就完成驾驶。这些不同程度自动驾驶功能,都需要非常大范围的人工智能计算。
所以我想答案是,我们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让一切会移动的东西都变成自动驾驶,也许需要好几十年。但是我们立刻会在某些领域的某些产品,具备自动驾驶的某些功能。所以我想这是一个旅程,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事情,这需要花时间。而最终,整个无人驾驶产业或者交通运输产业会是一个几万亿美元的大市场。不会说在某一天一下就到达了完全的自动驾驶,这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所以您觉得无人车会如何改变城市?
哦天呐,对于无人车会带来的好处我超级激动。如果你的车是自动驾驶的,它可以自己慢慢找到一个停车位。因为到需要的时候,它可以自己过来载上你,所以这个停车位是可以停得很远的。
因此在 Uber、滴滴或者公共交通这些选项之间,你有了一个新的选项,就是汽车可以自己去停车了。这样实现的话,停车库就可以变得比现在更少,也更远。未来的城市就不需要那么多车库了。
事实上关于车库,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光是在美国,就有 2.5 亿辆汽车,但是有 8 亿的停车位,这还不包括我们自己家里的停车位。所以美国很大一部分的土地都是停车位,而且这些停车位还没在使用。这对于整个社会都是一种巨大的浪费,而且这种浪费还通常发生在最有价值的地产上。所以我觉得无人车绝对会重新塑造我们未来的城市面貌,我们的城市也会变得更加漂亮。
所以关于未来,你们公司会有那种研发中心或未来学家来研究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吗?
我们不需要。我觉得对于我们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我们去投资和建立起那种能力——那种好为世界上每一个汽车公司、每一个卡车和货车公司,都带来自动驾驶的能力。
所以我们相信如果我们可以足够专注地为自动驾驶来建立底层的 AI 计算,别的事情会自然而然地发生的。我相信最重要最核心一种力量,就是我们提供自动化的能力。如果我专注于此,那我将能有尽可能大的影响力。
我会问这个问题是因为,GPU 恰好对 AI 非常有用,也许并没有人能遇见到这一点。我知道这对于英伟达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机会,你会担心或者恐惧英伟达无法抓住下一个机会,或者丢掉下一个机会吗?
好吧,我猜我们没办法知道未来会如何。你知道,这些问题我们现在不可能预见到。所以我想我们最好是保持警惕,不断学习,一直保持开放思维。保持灵活性总是好的。
所以我们不是绝对确定我们现在做得如何,如果我们太固执于现在的方向,我们就不能学习新的事物了。
所以谦逊的学习,然后别的事情就顺其自然吧。
所以现在英伟达的成功仅仅是运气,还是您有什么秘诀?
是否成功通常和运气有关。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成功的人,也有很多勤奋工作、很聪明、很有人脉,或者很有钱的人,但为什么是一些人成功了而另外一些人没有呢?不可能仅仅是因为智商,或是勤奋工作,或是因为钱的原因。所以你就知道了,你必须有一点运气。
我不知道我的好运气是从哪里来的,但我很幸运能够拥有一些好运气。但另外一点是,好运气通常来源你身边的人。在英伟达工作的这些员工,我的管理团队,我非常非常幸运他们能在我的公司工作。这是一种很大的幸运,因为他们其实可以在任何地方工作,即使过一条马路,都有公司想要花更多的钱来雇佣他们。所以我很幸运他们能够和我共事这么久。
如果可以给一些建议和忠告给他人,你会给出什么建议?
人们已经给出了各种各样的建议,一些人说你要对你做的事情充满热情,一些人说要保持专注,一些人说要建立起强大的人脉,这些都是很好的建议。或另外一些人建议说你要努力工作,做你所热爱的……这些建议都很对。我想这些都是对我们幸福至关重要的东西。
但我猜对于我而言,帮助最大的永远是有好奇心,保持谦逊,从你身边的人那里去学习。
而且我相信最成功的人有着一个特点,这个特点就是韧性(resilience),一种能够忍耐承受很长时间的能力。那些能够忍耐(suffer)最长时间的人,是最成功的。
忍耐不是一个坏的词语,忍耐对于我而言就是努力工作,每天都失败,每天都失败。但仍然努力地工作,再失败再工作。所以简单来说就是每天都失败。这种感觉很不怎么样,很让人尴尬,但这对成功至关重要。如果你不去尝试,不去冒险,不去尝试新的东西,不做好失败的准备,没有勇气和耐力不断地去尝试尝试再尝试。
没有这种抗压的能力,你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别人一样聪明,一样勤奋工作,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聪明人。每个年轻人,每个从大学毕业的年轻人都比我们当初要聪明,他们也都雄心壮志,他们也都可以拿到融资。硅谷有很多钱中国也有很多钱,拿到资本其实很容易,不是一个问题。
所以是什么将伟大的人和伟大的公司以及别的人和别的公司区分开来?在我看来,有韧性能抗压,有着敢于失败的能力,不放弃,相信自己,接着向前是很重要的。
在硅谷,很多 CEO 或创始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或本职工作之外的项目,例如 Elon Musk 有The Boring Company,那您是否有别的项目在做?
我没有本职工作之外的项目,英伟达是我唯一的工作。我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给了家人和英伟达。
转自 http://blog.jobbole.com/111312/